《华声在线》:华菱何以打赢解困攻坚战:从连亏5年到净赚9亿当前位置:【泛亚体育】中国有限公司 -> 要闻资讯 -> 媒体报道 -> 内容阅读
《华声在线》:华菱何以打赢解困攻坚战:从连亏5年到净赚9亿
作者:黄利飞  李庆钢 | 时间:2014-01-17 | 关注:

  

 

  2013年,华菱钢铁在经历巨亏之后,实现盈利。

  ●2014年伊始,湖南华菱集团传出喜讯,在行业整体形势严峻的大环境下,历经5年的低谷后,终于在去年1-11月,实现利润8.99亿元,同比减亏33.32亿元。

  ●华菱旗下涟钢集团2013年也扭转了连亏5年的局面,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83.3亿元,盈利2.72亿元。

  改变,从华菱集团董事长曹慧泉“我们无法左右市场,但我们可以左右自己的工作”的认识引导开始。

  通过精细化管理挖潜增效,实施销研产一体化项目打开产品创效上升通道,建立“干部能上能下、工资能多能少、人员能进能出”机制激发全员创效,以及发力金融、物流等相关多元产业平抑主业风险……

  华菱的改革大刀阔斧。

  如今华菱六万员工已没有人对企业能否生存下去表示怀疑。个中因由,曹慧泉说:“归根结底是依靠一线职工,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精。”

  华菱逆势扭亏,发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企“二次改革”的湖南最强音。

  而这场以“抛弃国有企业的习惯思维,大胆引进民营企业机制”为路径的革新经验,也在湖南国企界持续升温发酵,正在释放出强大的示范效应。

 

  缺煤少矿,钢厂结而不团,湖南钢企“先天不足”

  华菱从“输在起跑线”

  到创造钢企扭亏增盈奇迹

  富贵福祥,将厚吾之生也,贫贱忧戚,庸玉汝于成也。

  ——北宋·张载《西铭》

  好木匠都出在平原上

  钢铁企业的亏损,无疑跟行业的周期性发展有密切关系。而对于华菱来讲,身处缺煤少矿的湖南,似乎又有一个“不可逆转”的天然劣势。

  在企业深陷亏损泥潭时,包括许多中层管理人员在内的华菱职工,都认为资源匮乏是华菱的“不幸”:“原料需从海外买进,产品又要运到沿海,这一头一尾的成本支出,就让我们始终与别的企业有差距。”

  对于这种只盯着自己短处的消极被动心理,曹慧泉并不认可。

  “‘好木匠出在平原上’,为什么没出在山里?因为只有平原上才有客户、才有市场。”曹慧泉分析称。

  在他看来,华菱位于湖南,虽然远离原料产地,但贴近市场,湖南、广东市场是全国少有的供不应求的市场。

  于是,2012年7月12日,华菱从涟钢、湘钢和衡钢三个子公司的进出口部,各抽调部分人员,成立集团进口矿采购中心;2013年1月,华菱对煤、焦、国内矿实施集中采购。

  “从购买原料的价格上来说,三大钢厂各自负责采购,量少出的就是零售价;而合三为一后,量大了,享受的就是批发价,这之间差距太大了。”华菱集团总经理李建国说。

  数据显示,截至2013年11月份,华菱煤、焦、国内矿采购成本与行业先进水平缩小差距4.83亿元;涟钢采购部部长称,仅在进口矿采购上,公司就节约了1.8亿的成本。

  最让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感慨的一点是:集中采购之后,华菱在购矿上的话语权重明显增加不少,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大幅度提升,规模优势初步体现。

  

    从“联邦制”到“大一统”

  众所皆知,华菱旗下有湘钢、涟钢和衡钢三大子公司。但在此次改革之前,总部对于三大子公司的管理主要是在战略规划、资本运作和领导班子三个方面。

  “集团成立的时候,也就只有30来号人,更多的是负责协调沟通工作,是一种‘大集团,小机关’的角色定位,长期以来各子公司其实是自主经营,独立运作。如今行业发展形势与以往大不相同,我们需要集中管理,真正发挥出大企业的规模效应。”李建国表示。

  对于记者“华菱各大子公司是否从过去松散的联邦式存在,到如今逐渐形成‘大一统国家了’”的提问,曹慧泉说,目前尚在探讨未来的路怎么走。但三大钢厂的负责人已经明显地感觉到,“总部”的角色正在慢慢发生变化。

  湘钢党委书记易佐就称,以前是宏观指导,不怎么关注具体经营,如今在采购环节、消耗指标以及安全质量等方面,都有相关的考核。“从战略管控变为运营管控。”

  还有一个细节是,华菱旗下三大子公司,以前对外宣传的口径都是“湘钢怎么样”、“涟钢怎么样”,如今皆称“华菱湘钢”、华菱涟钢”、“华菱衡钢”。

  据华菱集团最新数据,去年1-11月,华菱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45亿元、实现利润8.99亿元,同比减亏33.32亿元;从去年4月份开始,集团已经实现扭亏为盈,连续8个月盈利。

  

    挖潜增效,奖优罚劣,把最简单的事情做好

  华菱用精细化管理释放最大效益

  天下难事,必作于易;天下大事,必作于细。

  ——老子《道德经》

  力量在“民间”

  “以前行业发展好的时候,成本虽然不低,但利润更高,即使浪费一点大家也都不在乎,毕竟赚得也多;如今日子难过了,甚至面临了是否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的问题,得想方设法从每一处省点钱出来。”长期身处一线的湘钢5米宽厚板厂厂长郑生斌认为,生存环境变了,大家的心态也跟着变了。

  不过在曹慧泉看来,外部市场的压力,只是企业改变的动力之一;另一方面更在于管理人员的敏锐和远见。

  在变革的过程中,他最不能容忍的便是某些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观念问题:没有成本意识、没有危机意识,以及懈怠被动等国企习惯性思维。

  曹慧泉说:只有深入一线,才能发现问题,也才能知道员工的真实想法。

  凌建国是湘钢高线厂成品车间的一线发货员,也是该厂第三季度的“指标改善之星”,由于减员增效,他除了管发货外,身上又增加了成品挂牌和绑车门两项原来由临时工做的活儿,但他依然做到了2013年月发货无差错、月工作量排名屡次第一。

  凌建国说:现在湘钢有困难,我们身为普通员工能多做点就多做点。

  其实,在华菱内部,“2013年是公司扭亏解困、背水一战的关键之年”的概念,几乎已经成为每一个员工心中紧绷的弦,他们合力奏响的扭亏解困强音,在华菱的每一个角落都“有迹可寻”。

  前面有“金子,后面有“真老虎”

  就在三年以前,“要小康,偷涟钢”是涟钢周边的一句民谚。

  2010年,奉勇当上了210转炉厂精炼车间精炼班班长。他看到,有的职工下班时顺手往兜里揣一把合金大摇大摆就出去了。这些金属块一把就能卖几百块。奉勇自己不愿这么搞,但他又不愿得罪人,只能视而不见。

  如今,即使是合金配料班里年纪最小的女工,都不仅能够毅然拒绝他人“好处对半分”的利诱,并且毫不畏惧地扬言:“偷合金,只要让我看见,我一定向上报告。”

  因为,查实确有其事的,轻则罚款、重则开除,毫无情面可言。

  违规受惩,创效有奖。以湘钢为例,其创效“功臣”就可按创效额的5%提取奖励。

  “不给5%,哪来的95%,毕竟还是企业得了大头。”我们一定要抛弃国有企业的习惯思维,大胆引进民营企业的机制,这样才能激发职工的创效积极性。”曹慧泉说。

  事实证明,湘钢的铁水一罐到底、优化配煤配矿等项目的创意者,皆获了千元到万元不等的奖励,据其财务部统计,第一季度奖金发放50多万元,第二季度奖金数额就上升到了303万元。

  

    毋以善小而不为,毋以恶小而为之

  1.01365= 37.8,0.99365=0.03。

  这个公式中,365次方代表一年的365天,1代表每一天的努力,1.01表示每天多做0.01,0.99代表每天少做0.01,365天后,一个增长到了37.8,一个减少到0.03。

  “这说明一个道理,每天多做一点点,就会带来巨大飞跃。做企业亦是一样,每个岗位上的员工都能比竞争对手岗位上的工作好那么一星半点,或者至少做到一样的标准,企业的竞争实力就在细微之中体现出来。”这是曹慧泉跟记者解释的这个公式的内涵。

  一年前湘钢宽厚板厂炼钢专业工程师宋凯,看到厂里的回罐温度和热送热装温度数值时,心里打翻了五味瓶。

  “这个大西瓜不能丢,一定要捡回来!”去年年初,宋凯等人全身心投入到制定钢包加盖方案,即给钢水包加一个专用的大盖,就像钢水被盛放在一个大的保温杯中。

  如此一来,回罐温度提升了,还大幅降低了煤耗和电耗。据统计,去年1-9月份,钢包加盖累计降低成本1227万元。

  积少成多,积小变大,公司巨亏的窟窿就是这样正在一针一线地被缝合。

  据华菱内部数据统计,去年1-11月平均吨钢降成本228元,在23项经济技术指标中,有16项从倒数进入行业中上水平,有的还进入到了行业前10名。

  而在最新一次的职工满意度调查中,职工对公司的满意度高达90%,而这个数据在去年6月份,还不到60%。

 


【泛亚体育】中国有限公司微信公众号
最新视频更多